每一項產品的誕生,必須經過多道程序,從發現市場需求、研究調查、萌生產品概念與想法、腦力激盪、探討技術可行性、撰寫產品規格、實際開發、運作測試到最後的產出,背後各有其心酸血淚史。
在撰寫產品規格書前,由於必須換位思考,用同理心的方式找出客戶所遇到的痛點,甚至是尚未滿足的需求點,同時要與競爭者做出差異化,才能夠切入市場,這些都是令PM頭痛的地方。
再者,當有概念與想法產出後,該運用哪些技術,是否有現成的API可以支援,是否有資源可以運用,系統該如何建置,以及確認想法在技術上是否具有可行性,也考驗著開發者的實力,畢竟天馬行空的想像是容易的,但讓這些想法被實踐是困難的,該如何在二者間找到平衡,就是靠不停地溝通與協調來讓概念成形。
在開發完成後,進入SIT/UAT的階段,這就考驗QA的功力,同時也是產品最重要的幕後推手,雖然是工程師費盡千辛萬苦所做出來的成品,若沒有QA做好品質上的把關,可能就前功盡棄。畢竟要將產品推廣給客戶使用,若是產品有任何缺失,即便產品的概念再好,也可能會失去客戶的心。
幸運的是,本次所規劃的產品Google提供各式各樣的API支援,然而時代的演進,技術變化的快速已經超出你我的想像,該如何奉行迭代法則,在產品與技術上精益求精,需要PM、開發者和QA共同努力。